台钓调漂用品网

茶韵:一种深奥而神秘的体验

08-21

茶韵:一种深奥而神秘的体验

“韵”这个东西,说起来还真是有些玄学,它不像香气那般闻到什么味就是什么味,也不像汤色那样看一眼就知道色号。

在小懂看来,“韵”是一门偏向自学的科目,能不能喝得出来、喝出来是什么感觉,全靠缘分。

但今天小懂就是要用这三寸不烂之舌,给大家讲清这茶中玄学——茶韵。

“茶韵”是什么?

茶韵存在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卢仝七碗茶中的“两腋习习清风生”就是茶韵的见证之一。

茶韵与茶叶的品质有关,但又不等同于茶叶品质


区别在于茶叶品质可以量化,甚至标准化,属客观存在的物种。

而茶韵是精神产物,科学实验和分析都无法对它定性定量。就如同人的思想,虽然存在,但你却看不见也摸不着。



影响茶叶品质的只有客观因素,而影响茶韵的,既有茶叶本身的客观因素,又有喝茶的人的主观因素


“茶韵”的前世今生

“韵者,味也”。简单来说,茶韵就是各路名茶的独特韵味。善于品茗的茶人,都讲究欣赏茶韵。

唐 代

以“韵”评说茶叶品质,最早见于唐代杨华所撰的《膳夫经手录》:“潭州茶、阳团茶(麄恶)、渠江薄片茶(有油苦硬)、江陵南木茶(凡下)、施州方茶(苦硬),以上四处,悉皆味短而韵卑。”

宋 代

宋代就有朱摩《谢故人惠建茗》“左金历沸香殊有韵,走瓷涵绿更怀空。”

赵佶《大观茶论》的“冲淡简洁、韵高致静”。



元 代

元代李德载《阳春曲·赠茶肆》中曾写到“风韵美,唤醒睡希夷”、“风韵煞,到底属陶家”。


明 代

明代李时勉《章郎中送茶》:“玉堂曾是夸风韵,何以陶潜乐醉眠”。许次舒《茶疏》“韵致清远,滋味甘香,足称上品”。


清 代

清代的“君不可一日无茶”的乾隆皇帝更是钟情于茶韵,“滋因赓韵识造诣,弗在渝瓯及烹鼎”。

现 代

武夷岩茶是现代最早使用“韵”评价品质的茶叶,也就是所谓的“岩韵”。

早期茶韵这类的词语只在乌龙茶品尝中使用。如安溪铁观音有“音韵”,凤凰水仙有“山韵”,冻顶乌龙有“喉韵”,岭头单丛有“蜜韵”的说法。

后来发展到其它茶类也讲茶韵,如普洱茶的“陈韵”,黄山毛峰的“冷韵”,西湖龙井的“雅韵”等等。

“茶韵”具体是指什么?

茶韵有两种含义:一是文化层面上的茶韵,这种“韵”是精神产物。还有一种就是作为评茶术语的“韵”,这是一种味觉的感应。

1、水韵

良好的茶汤能表现出“爽、活、顺、厚、饱、结、稠”,而不良的茶汤则表现出“水、青、薄、散、利、闷、杂”。

2、涎韵

生津的现象。良好的茶汤可形成“涩化”或“酸化”的生津反应,此现象的产生展现出茶汤丰富内含物与茶品良好的自然性,它能使品饮者饮后感到舒坦与悠然。


3、喉韵

良好的茶汤能表现出润滑性、回甘性与凉性,而不良的茶汤则表现出燥性。

4、回韵

回韵指茶的持久性与自然性。持久性是指茶叶内含物所形成的色、香、味、韵之间的均衡感,持久性良好的茶汤,能展现出丰富的滋味,并且十分耐泡

自然性是指茶喝下之后人体产生的体感反应,它是茶的“真性”。

一般品质优异的茶,它的自然性源自于茶园良好的管理,这些令口腔愉悦的茶汤回味无穷,品饮后常会令人感觉“腾然”与“骨轻”。

虽说在评茶时,茶韵确实符合以上所说,但由于每个人对味道的感知有差异,再加上有些感受又不易表达,所以哪怕两个人同时喝同一款茶,对茶韵的描述也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。

边境牧羊犬的智商有多高

鱼竿能带上飞机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