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亿!如果是娱乐圈,这样的投资够拍好几部电影了。但“大庸古城”只是个旅游项目,本该人山人海,如今却门可罗雀。你能想象,一个斥资25亿的景区,每天仅有13个游客吗?
更搞笑的是,负责拍板的领导不仅没被追责,反而升职了。景区空了,钱花光了,领导倒是“水涨船高”了。是不是很荒唐?
“大庸古城”自2016年动工时,张家界全市对它寄予厚望。计划打造成集娱乐、餐饮、文化于一体的新地标。六年后,它终于在2021年勉强开门。
可结果呢?期待中的游客潮没有出现,反倒成了“空城”。如今,游客寥寥,工作人员人数还比游客多。
“大庸古城”的失败,源自典型的“形象工程”思维。从一开始,项目就没有精准定位,市场调研几乎为零。领导一拍脑袋就决定了项目,却完全忽视了现代游客的需求。
现在的游客,早就不再满足于看几座仿古建筑了。互动性、体验感才是他们要的。可“大庸古城”除了外表古朴,内在却空洞无物。你觉得,游客凭什么要来?
更荒唐的是,25亿的巨额投入,却没有想好如何吸引游客。全国各地的古城项目多如牛毛,大家为什么要跑来“大庸古城”打卡呢?
到头来,项目失败的原因并不复杂:盲目跟风,缺乏市场调研,加上管理者的决策失误。项目本身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困境。
25亿打了水漂,最该担责的领导却轻松脱身。甚至,还获得了升职机会。这让人不禁联想到,所谓“政绩工程”背后,是否隐藏了其他的考量?
领导为了政绩,不惜砸下巨资,却完全忽略了地方财政的实际承受能力。景区没人来,债务却留下了,谁该为此买单?
类似“大庸古城”这样的“政绩工程”并非孤例。东北的“华强方特”、西部的“昆仑神话”,这些曾被寄予厚望的项目,最后都成了地方财政的负担。
同样的故事在不同地方上演:领导盲目拍板,项目超额投资,最后换来的却是惨淡收场。
网友的评论充满了讽刺和无奈。“一天13个游客,景区这是在搞‘私人订制’吗?”、“25亿砸下去连个浪花都没起,真是白花钱了。”大家的调侃,折射出对这种现象的无奈。
张家界本身是个旅游宝地,天门山、武陵源、黄龙洞,每年吸引无数游客。可即便如此,“大庸古城”依然吸引不来人,问题显然不止在执行层面,而是从项目立项开始就跑偏了。
“大庸古城”的失败,你怎么看?像这样的“形象工程”,我们该如何避免?背后那挥霍的资源和浪费的财政,难道不该有人承担责任吗?
【免责声明】文章取材于网络,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