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钓调漂用品网

密云水库:北京的'大水缸',六十年的水润京华

08-18

密云水库:北京的'大水缸',六十年的水润京华

京城东北,燕山南麓,群山黛绿间,有一湾碧水。

这里就是密云水库,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,首都北京最重要地表饮用水水源地。自1960年9月1日竣工至今,这里就一直担负着“生命之水”的使命,持续滋润京城六十载。

防水患,21万工人两年建起大水库

82岁的金权老人最近有点忙,儿子儿媳当起临时“经纪人”,开车拉着他接受采访、拍摄节目。作为当年21万水库建设者之一,好多人想听他讲当年的故事。“我这辈子跟密云水库是分不开了。”老人把带着密云口音的话匣子一打开,嗓门倍儿亮。

源于塞外的潮河和白河在燕山群峰中蜿蜒曲折,在密云城南交汇成潮白河。千百年来,灾害频发,两岸人民饱受其害。新中国成立后,党和人民政府制定了密云水库修建规划,决心治理水患。

20岁那年,金权背着铺盖卷一头扎进建设工地,成为一名风钻工。施工场景热火朝天,劳动号子此起彼伏,身高一米八几的金权也毫不示弱,开山劈石,手刨肩挑,双肩背起200余斤石渣奔来跑去……

睡草席、吃窝头,争分夺秒赶工期,他和21万京津冀民工一起创造了“一年拦洪,两年建成”的奇迹。

从此,大坝锁蛟龙,潮白灭水患。

截至2019年,密云水库拦蓄大于等于1000立方米/秒的入库洪峰30余次,其中最大入库洪峰为3670立方米/秒,累计减淹土地200余万公顷,为防洪做出巨大贡献。

保供水,城里三杯水两杯从这儿来

密云水库建成后,除了根治水患,还大大缓解了当时京津两个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,为城市供水、农业灌溉、电厂发电提供水源。

1999年前,华北地区处于丰水期,尤其是1994年,密云水库入库水量非常充沛,创下153.98米的最高水位、33.58亿立方米蓄水量的纪录,这一数据至今仍镌刻在纪念碑石上。

现任密云水库管理处下会水文站站长田国生1987年参加工作,他清楚地记得,那几年汛期上游来水水量较大,他和师傅王养才不仅要带着流速仪蹚水进河测水量,有时还要从2个小时测一次缩短到6分钟一次,几天几夜不能睡觉是常有的事。

然而,随着城市的扩张、人口的增加、工业的迅速发展,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。于是,国家先后调整水库供水方案,从最初向京、津、冀全面供水,到后来停止向河北、天津供水,再转为主要担负向北京城市生活供水的重任,坊间经常流传着一个说法:“北京城里三杯水,两杯来自密云水库”,密云水库被称为北京的“大水缸”。

人努力,天却不帮忙。从1999年开始,华北地区进入干旱期,密云水库蓄水明显入不敷出了。现任密云水库管理处副主任霍林生当时在潮河管理所工作,他回忆,为了保障城区居民供水,当时专门从密云水库修了一条封闭的供水管线直达第九水厂,“水太紧张了,尽量减少蒸发,不浪费。”

2004年,密云水库迎来史上最“干渴”的一年,蓄水量仅有6.5亿立方米。北京水资源到了最紧缺的关键时期。

为了给密云水库“解渴”,水库流域内实施了水资源统一调度。密云水库从白河堡、遥桥峪、半城子3座水库多次集中输水,输水总量达15.4亿立方米;从2006年起,水库上游实施农作物“退稻还旱”,面积达10.3万亩,平均每年节约用水5000万立方米……

完成水库建设任务之后,金权就留在密云水库管理处工作到退休,见证了水库的枯荣,“库容只剩6.5亿那年,看着大大小小的库中小岛一个个因为水少冒了出来,很是心疼。”

护水源,打造绿水青山“战略水库”

“南水”进京,是密云水库命运的转折点。

南水进京后,密云水库停止向北京城区供水。2015年9月11日开始,南水从团城湖调节池出发,沿京密引水渠奔行103公里,经过9级泵站加压,“爬高”100多米,向密云水库反向输水。

出库量减少,入库量增加,再加上近几年的汛期降雨、上游来水,密云水库蓄水量稳步增加、水面不断扩大,2019年6月,水库蓄水量已突破26亿方。

有了“南水”,密云水库还是北京的“大水缸”吗?

“虽然南水进京之后,密云水库已经不是城区供水主力水源,但它的战略作用不可替代。”密云水库管理处主任刘大根说,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,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开展了为期7个月的“体检”,密云水库临时担负起供水主力责任,且不辱使命,圆满完成任务。

密云水库自建成以来,确保了潮白河安澜,并累计为京、津、冀供水393亿立方米,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,体现了“战略库”“资源库”和“宝库”的重要作用,是北京打造绿水青山的“战略水库”。

燕山怀中一泓水,润泽京华千万人。

如今,金权已经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,密云水库这颗镶嵌在群山之中的明珠却越发闪亮。退休20多年,金权有个习惯,每天一大早都会骑着他那辆老旧的自行车,在距离水库最近的地方转一圈,“每天看一眼,心里踏实。”

飞龙在天银币价格

和田玉的价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