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精品长文创作季#
关于朱泥壶的“十朱九皱”的说法流传甚广,是因为朱泥因泥料收缩率较大,在制作过程中容易在表面形成独特的皱褶纹理。然而,真相远比这个简单的公式复杂得多。
首先,我们得知道,并非所有的朱泥壶都会呈现出皱纹。通过精心选择泥料、深入了解泥料的特性以及恰当的炼制技巧,完全可以制作出光滑无皱的朱泥壶。
事实上,壶身表面是否出现皱纹,与制壶师傅对于泥料的掌控能力息息相关。
那为何有些紫砂壶会出现皱纹呢?这里面有一个工艺流程叫做“冲浆”。普通的原矿料制粉粒度一般是60目,而用于冲浆的粉末则需要更细致,达到200目以上。
在经历高温烧制的过程中,细腻的泥浆会流动,填补壶体中泥粒间的微小空隙,最终可能形成皱纹或凸砂现象。但如果原料的纯度高、泥料间无断层的话,这样的皱纹或凸砂就不会出现。
因此,将“十朱九皱”或“无朱不皱”视为金科玉律是一种误解。
正确的制作技术和对泥料的深入理解,能够有效避免皱纹的产生。这不仅反映了制壶师傅的高超技艺,也彰显了紫砂壶艺术的博大精深。
应该说是各有千秋。
朱泥壶适合泡轻发酵、重香气的青茶,例如台湾高山茶、福建铁观音和乌龙茶。这些茶的扬香力很强,茶汤紧结柔滑,回甘较强,回韵悠长。
底槽青壶则适合泡普洱、绿茶、红茶、花茶等,茶汤清气悠扬,温和素雅。养泡日久,壶色会由棕色变成猪肝色。
泥料无好坏,重点还是看适茶性。挑选与自己常喝茶品相配的泥料就好了。
紫砂泥,实际上是一种砂和土的复合体,其中砂如骨,土如肉,相互缠绕共存。
通俗来说,紫砂泥里的“砂”实际是由硬朗的石英颗粒和硅酸盐颗粒组成的集团,这些颗粒紧密团结,就像我们的骨骼一样,为紫砂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
而“土”,则是由各种金属氧化物和有机物质(比如钾、钠、钙等)混合形成的,它像肌肉一样,将砂粒包裹在内,给予壶体以形态和风貌。
在烧制过程中,紫砂泥的“变脸”游戏开始了:泥料中的碳酸根化作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飞升,留下无数气泡。
这些气泡,在土质中形成了一条条相通或独立的小通道,就像是一张串联的网络,允许气体自由穿梭;而在砂质中,它们却变成小孤岛,被隔离开来,使得原先的空间变得封闭。
这种既开放又闭合的双重气孔结构,给予了紫砂壶独特的透气和隔热功能。
通过显微镜,我们可以看到烧成后的紫砂壶断面奇妙的景象:团结体间粗大的开放气孔,成为气体的自由通道;而团结体内细小的封闭气孔,则像是密林中的小路,让水体止步。
这种独特的结构设计,让紫砂壶拥有了非凡的“透气不漏水”的能力。
然而,并不是所有的黏土都能成为紫砂壶的材料。没有石英和硅酸盐团粒的普通黏土,在未烧结前气孔全开,水分轻易穿透;烧结后,则彻底封闭,变成了敲之即响的脆器。
正是因为紫砂壶的这种“双重气孔”特性,使它既保持了良好的透气性,又不失适度的隔热性。
然而,如果在制作过程中,不懂得这个特性,盲目地通过机械手段破坏砂粒结构,最终制成的壶体会失去这种独特的质感和功能性。
想象一下,当你轻轻盖上壶盖,紫砂壶如同密封的宝盒,茶香无法逸出,这正是紫砂壶的神奇之处。
壶盖与壶身如影随形,不仅达到了“密封”的要求,更有了“紧、直、通、转”四字诀,让使用体验更上一层楼。
所谓“紧”,意指壶盖与壶身间紧密无间,既保证密封,又能毫不费力地拿取;即使是最高级的紫砂壶,它们之间的间隙也控制在了极为微小的0.5毫米以内,这一细节与瓷器壶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。
谈到“直”,指的是壶盖的设计既要深入壶口又要保持直立,确保在倾斜倒茶时,壶盖稳稳当当,不会轻易脱落,“无落帽之忧”正是对这种工艺的生动描述。
“通”则是指壶盖与壶身的配合,达到可以顺畅旋转的程度,无论是轻转还是重转,都能毫不费力,“顺滑”的感受,正是高品质紫砂壶所追求的。
最后的“转”,这一点对于方形或有特殊造型的紫砂壶来说尤为重要。无论怎样转动壶盖,都能密合壶口,上下的纹理与形状能够完美契合,这种无视角度的完美结合,称之为“不认边”。
“吐黑”主要出现在那些泥料松散、烧结不够紧密的紫砂壶上。
想象一下,这些壶就像是有着许多微小的通道和空间,而这些空间对茶汁中的铁离子格外“热情”,愿意让它们在表面驻足、沉积,最终形成了一层层不同颜色的黑色素。
有的紫砂壶“吐黑”得很均匀,让壶的外表看起来像是穿上了一件斑驳陆离的外衣;
有的则像是随性挥洒的墨迹,带状或块状;而有的则更像是选择性的着色,尤其偏爱壶口、盖沿和壶底这几个“聚会地点”。
那么,“吐黑”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?对于那些源自早期的作品,它们的泥料本质上可能并无大碍,问题可能源于那时候较低的窑温。
而若是近期的壶体,“吐黑”更可能是因为泥料密度不够,结构过于松散。
“吐黑”对身体无害,它反而证明了你所使用的是真正的紫砂壶,但是确实是一把遗憾的瑕疵品了。
茶品是“吐黑”的催化剂,茶汤颜色浅,“吐黑”就轻,茶汤颜色深,“吐黑”就重。一般情况下,段泥壶应泡用铁观音,不应泡用熟普洱,红茶和黑茶。
当你将紫砂壶拿在手中时,就像是初次握住一个新朋友的手。你要仔细检查壶的整体,确保它无破损,特别是容易忽视的壶口和壶底边缘处。跟着,轻轻敲击壶身,耳边的声音会告诉你壶有无破裂。
然后,就像是走进朋友的内心一样,往壶内装满清水,通过观察水流和壶身,撬开壶的秘密——有无裂纹,出水是否通畅,这都能帮你了解壶的健康状况。
接下来,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壶的外形。水平视角下,检视壶流和壶把是否端正,壶钮是否居中,以及壶口、壶把和壶流是否在一条直线上。
掀开壶盖,看看壶身和壶口是否合二为一,壶口的形状是否规整。端起紫砂壶,与眼睛平视,看壶身各面是否匀称。
最后,闭上壶盖,仔细检查壶的吻合度,并且紧盯壶把下的接缝,如果显著并且留有刀痕,那可能就是制壶者工作不细致的痕迹。
选择紫砂壶,需要的是耐心和观察力,这样才能深入理解它的优缺点,提升我们的品茶体验。
圆形壶的造型无任何尖角或硬性转折,就像是一个无拘无束的舞台,水流在其中可以自由地漫舞。
这种自然而然的流转,使得水分和茶叶能够紧密而温柔地结合在一起,从而充分激发出茶叶的风味和香气。
特别是那些卷曲的高山乌龙茶,在圆形壶的空间里,仿佛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,能够自由地展开,尽情地释放它们的香气和味道。
一妙,“透气又密封”的紫砂壶可谓是行家里手。它由富含铁元素的紫砂泥制成,经过约1200℃的高温烧制,紫砂泥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,形成了独特的鳞片状和一个个小气孔。
这些天然的微孔不仅让壶体“呼吸”得以保留茶的色泽、香气和味道,还确保壶内不会渗水,真正达到了“色香味全”!
二妙,其“自我恢复”的能力。纵使长期不用的紫砂壶存放不当,壶内难免会有些异味。但是好消息是,只需要用沸水和冷水多冲洗几次,它就能迅速恢复元气,让你的茶香如初。
三妙,紫砂壶有"生香"的神奇效果。长期使用会在壶内壁积累出“茶锈”,形成独特的“茶山”,即便不加茶叶,向壶中倒入沸水也能闻到淡淡的茶香。
壶的制造技术,如调砂、掺砂,进一步优化了壶体肌理,使“茶山”更容易形成。
四妙,“耐温变不烫手”。紫砂壶传热较慢,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倒入沸水,也不会因为温度变化太快而破裂,更不会让你烫手。
五妙,越用越亮。壶表的粗细砂粒随着时间的推移,使用越久表面的包浆就会越厚,使得壶体越发光泽,充满了质朴的美感,成为真正的美饰之物。
“勾把”这个动作,也被称作“双手穿提点钮”,更适合使用在400毫升以上的大壶上。
想象一下,用一只手的食指或中指勾起壶把,拇指则自然地按在壶把的上方。与此同时,另一只手的食指轻轻的按在壶盖的小钮上,其余四指微微收拢。
这种姿势既稳健又有序,犹如一场优雅的茶艺表演。
对于那些容量在200到400毫升之间的中型壶,更推荐使用“夹把”的方式。
这种方式,你需要用拇指和食指紧紧夹住壶把,其他指头辅助稳定,另一只手的食指则轻点壶盖,这样既可保证稳定,也显得格外精致。
小壶小雅,对于200毫升及以下的小型侧提壶,就得用上“捏把”技巧了。
拇指和中指轻轻向壶心倾斜捏紧壶把,无名指和小指在下方提供支撑,同时,食指轻触壶盖的小钮,这种方式充满了精巧与灵活。
而对于那些壶把仿佛彩带飘扬的“飞天”壶,适宜采用“勾提把”的方式。
根据壶把的长度,用几根手指从外侧勾起壶把,而拇指则巧妙地点按壶盖,仿佛在空中轻盈地舞动一般。
如果遇到那种把手位于壶盖上方的“提梁”壶,可以尝试“夹提把”的方法。
将拇指、食指和中指三指并用,固定壶把的后半根部,拇指顺势点按壶盖,既稳固又灵活。
在这套流畅而精致的持壶技巧中,点按壶盖的小钮不只是为了防止壶盖滑落,更是为了精妙地控制水流。
一些设计精良的紫砂壶,通过巧妙地点按壶盖小钮,可以达到“禁水”的效果,令水流随心所欲地行进。
“不急”。在享受茶香的同时,慢慢学会与壶相处。这不仅仅是泡茶,而是一种与壶“共成长”的过程。别急于求成,让一切随着茶水和时间自然发展。
“不音”。用好茶养好壶。精美的紫砂壶,自然配得上上等的茶叶。泡茶时使用山泉水或矿泉水,可以让壶更好地吸收茶汁,慢慢显现出它独有的气质。
“不躁”。泡茶时,先用热水润泽壶身外壁,这一过程称作“润壶”。之后,用湿毛巾轻柔擦拭壶身,称为“褒壶”,意在表扬壶的美好。
而对于多把壶的茶友,“歇壶”是必要的轮换使用过程,每把壶都有其搭配的特定茶叶,这就是所说的“祀壶”。
“褒壶”过程中,一旦壶身不经意沾上茶渍,记得轻轻用软毛刷清理,然后用沸水冲洗干净,之后用干净的茶巾轻拭便可。千万不要过分搓洗,以免破坏壶体表面的“色浆”。
同时,要注意保持壶的清洁,避免油烟等外界因素的侵袭,以保持壶的通透性。
简单来说,紫砂壶的养护之道,就是一场慢生活的练习。每一次泡茶、每一次慢慢擦拭,都是与壶交流的宝贵时刻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你会发现,这不仅仅是养壶,更是养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