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钓调漂用品网

春茶季:白茶的故事与制茶过程

09-18

春茶季:白茶的故事与制茶过程

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
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茶事

丨作者:村姑陈

《1》

白毫银针的采摘,在每年的三月初或者三月上旬进行。

高山的春季,总要到惊蛰之后,山上的茶树才会发芽。仿佛启动了萌发的开关,茶树们一夜之间纷纷绿了头,白了头。

这就开启了白毫银针的生长序幕。

大约十天之后,三月15号左右的样子,高山的白毫银针便可以大面积开始采摘了。

这初绽的芽头,蓬勃而饱满,鼓鼓囊囊的,像一个个杨柳青年画上的胖娃娃,怎么看怎么可爱,怎么看怎么喜人。

只想尽快把它们都采下来,摘下来,制作成优秀的成品茶。

于是,开采之后的十来天内,采茶工和茶农们,起早贪黑,夜以继日,奋战在茶园第一线。

誓要与时光抢速度,在牡丹王生长起来之前,将发出来的银针们尽数采回家去。

不浪费一颗天地精华。

《2》

春茶采摘的时候是热火朝天的。

有别于秋茶季的清冷高远,春茶季那简直就是一年一度的茶园狂欢日。

一大家子人全来了。

爸爸妈妈是挑大梁的,就算福鼎白茶红火了这么多年,家里采茶的主角仍然是爸妈,儿子媳妇只是来帮忙的——尤其媳妇一般还带着娃,不是手里牵一个身上背一个,就是肚里揣一个,只能当作茶山半日游,不能成为主力队员。

弟弟妹妹还在上学,只有周末才能来帮忙。

女儿嫁出去了,算是别人家的媳妇,就算要来帮忙,也要跟婆婆请过假才能来。

万一婆家也是要采茶的,那女儿便不能来了。

但茶青一天一个样,银针不抢着采就老了。

在银针的重金诱惑之下,橄榄枝便伸向了家里没有茶园的亲戚们。

大姑姐,大姨子,小姨子,舅妈....

一大家子扎堆在一片小小的茶园里,挨挨挤挤,手上不停,嘴里也不停。

叨叨着家长里短,一天就过去了。

也有人经济头脑爆棚的,知道请亲戚太过于麻烦人,遂用商业法则来解决。

请来三五位平时瞧准的采茶达人,手脚麻利,动作快,眼睛好,身体好,性格爽利的远亲或者近邻。

讲好工资与报酬,一齐上阵采茶。

这比找亲戚还更靠谱。

重赏之下必有勇夫,付了工钱便要有成效,请来的雇工比亲戚更敬业爱岗吃苦耐劳,一天下来,采下的青叶要多上好几斤。

《3》

这些年来,采茶的风向也时有变化。

从前是均匀地采。

顺应自然,到了哪种茶的生发季节,就采哪种茶。

开春发出来的是芽头,就采银针;银针尾巴的时候天气渐热,牡丹王出来了,就开始采牡丹王;等天气再热一些,日照再强一些,就采一级白牡丹;叶子再长一些,采下来就是二级白牡丹;等到清明节后,再过几天,采下来的就是一级寿眉,谷雨节后到立夏之前那六七天,算是二级寿眉。

这是按天气情况划分的时间轴。

大致时间段是如此,但也不能笼统地一刀切,也要看当年的天气条件和茶树的生发情况。

但最重要是看采茶人的意愿。

比如清明后一周也可以采一级牡丹,只是量比较少,需要有耐心,站在茶园里慢慢寻找、慢慢采摘,一天采不了多少斤,不比采寿眉采得快、采得多、收入高。

一句话,耐得住寂寞。

早些年,白茶行情还没有现在好,茶农们贫穷了大半辈子,耐得住寂寞的人特别多。

现在则不同了。

白茶的行情一年一年看涨,茶青的价格一年比一年创出新高,开茶厂的还不如卖茶青的赚得多,耐得住寂寞采茶的人,自然就少之又少了。

于是近两三年,茶青交易市场上的茶青种类,便明显的,有了人为调节的痕迹。

去茶青交易市场走一圈,便会发现,银针的供给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,总体产量一年比一年多。

而牡丹王的产量,正在逐年递减。

最最可怕是春寿眉,有的人家几乎都不采,二级白牡丹采过之后,就痛快地举起剪刀修剪掉,留待秋季再采。

由此导致的便是,春寿眉的产量,也在逐年递减。

出现这些情况,原因何在?

一切皆因“利润”二字。

银针茶青单价高,于是大家便人为地延长采摘银针的时间,这就挤压了邻近生长的牡丹王的采摘季,使得银针增产,牡丹王减产。

春寿眉价格也不高,于是有的人便舍小保大,为了明年能采更多的银针,在寿眉没采几天的情况下,在谷雨节之前,就将家里的部分茶园给修剪了,留头让茶树提早进入休养生息期。

《4》

小茶厂和新茶园的大量诞生,也是一个重要信号。

从前做厂,一般要有资质,有规模,有场地。

现在,做大厂仍旧是需要资质规模和实力的。

但给大厂提供初制服务的小作坊,则躲过了监管机构的管理,贻然自得地生存下来。

春茶季的时候,小厂通常负责向茶农收青,然后萎凋,干燥。

之后,便每斤加价一定的金额,卖给相对大一些的厂。

这些厂从小厂手里收到初制的茶叶成品之后,会进行拼配,或者进行压饼,再贴上自己的商标,装入自己的包装,上市销售。

小厂的设立成本相对较低,且资金压力并不大,从茶农手里收青,快速加工后卖出,收回资金,短平快的一顿操作,赚得差价,这种生意非常诱惑一些没有项目做的人。

小厂生产的茶,虽然有可能品质不太高,但胜在它价格并不高,销路也是杠杠的。

对略大一些的厂来说,不必开工生产就拥有了一批成品茶,过手就能赚到更大额的差价,何乐而不为?

于是,小厂与大厂一拍即合。

结对成为了春茶季市场上的一支渐渐雀起的生力军。

与小厂相对应的,是新茶园的大量开垦。

年年春茶季秋茶季去逛各个产茶乡镇,总会看到有秃掉的一块块山头。

这块山头也许前几年甚至半年前还是一片郁郁葱葱的防风林,而现在,露出了红色的“牙床”,种上了小小的白茶苗。

劳动人民致富的渴望无法阻挡。

我只是可怜那些种了多少年才成林的防风林。以及,这般的随便开荒,会不会造成生态的破坏,甚至招来极端恶劣天气?

去年夏秋的长时间干旱,焉知不是大自然的预警?

《5》

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。

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

种茶,采茶,制茶,卖茶,这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。

我们都是其中的一环。

但放眼到茫茫茶海,我们又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颗粟栗。

遥远的森林里一只蝴蝶偶然的翅膀振动,引发了太平洋上的滔天海啸。

而当下茶农们为了致富而做的这些举措,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,对整个白茶行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?

不知道,不敢想。

佛曰:不可说,不可说,一说便是错。
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

吴冠中作品周庄图片

草白蝈蝈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