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钓调漂用品网

清代文房艺术:竹雕笔筒的细致赏析

11-16

人们使用竹器的历史非常悠久,《礼记·玉藻》记“芴。天子以求玉,诸侯以象,大夫以鱼须文竹”。就是说大约2000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使用竹刻制品了。近年来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些早期竹刻实物,如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西汉浮雕龙纹髹漆竹勺等。但真正意义上的竹刻制品则兴盛于明代中叶嘉靖、万历年间的上海嘉定。清代陆廷灿《南村随笔》中载:“疁城竹刻,自明正嘉间高人朱松邻创为之,继其子小松樱,至其孙三松稚征,而技臻绝妙。”嘉定竹刻也因其朱氏为代表,形成了明清竹刻的主要流派——嘉定派。明清时期随着文房用品兴盛,竹雕笔筒也多为文人逸士所臻爱。竹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“君子”,文人们赋予竹子虚心、有节、刚直等精神文化象征。竹雕笔筒是在传统竹雕工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,其艺术成就,赏玩情趣,非外人所能领略。以竹为载体,容诗,书,画,等诸艺为一炉。所作也是自己玩赏,馈赠文友之物,而非某生之用,竹乃常见之物,随手可得,不为特殊。而明清以来,文人巨匠凭其书画造诣,善运巧思,以刀作笔,施以竹材,于方寸间作文章,化腐朽为神奇,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,至今仍为世人叹为观止。古来文士案头,弃金银尚竹木之材,朴实不华,多为实用之物,其中竹雕笔筒倍受文士喜爱,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”,清晰的表达了文人的气节和对竹刻艺术的推崇。下面撷取部分竹雕笔筒精品与藏家分享。

清 周芷岩竹雕竹石图笔筒 高15厘米

《竹人录》载:“周颢,字晋瞻,号雪樵又号芷岩。美须髯,人皆呼为周髯。行草跌宕奇伟,师苏长公而多自得之趣。山水、竹石,临摹宋人诸名家,尽得神髓。山人天分即高,以画法施之刻竹,合南北宗而自为一体,无意不拽,无奇不有,朱沈一灯隐隐相继,而又神明变通乎其间,两百余年,首屈一指矣。”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周颢是嘉定竹刻史上承上启下之人物,竹刻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,为世所公认。此笔筒通体以阴刻法为之。筒身所饰竹石图,这也是周氏所常作的题材,得心应手,以刀为笔,洗练简率,其“磊落不羁”的性格显然在竹刻创作上得到了体现。画面正中下部,着一斜出之卧石,石后一片幽篁,高低上下随风摇曳,石上青苔点点,一股清幽之气扑人眉目之间。落款行书阴刻“秋阴覆地常疑雨,寒色浮空半是云。芷岩制”。整幅画面转动观之,如赏手卷,能传笔墨之韵味。

清 竹雕西园雅集故事笔筒 高15厘米

“西园雅集”为传世竹刻中常见题材,此笔筒取优质竹材,以深浮雕法结合浅浮雕法,并施阴刻法,写崇山峻岭之间,群文士名流西园雅集的故事 。西园为北宋驸马都尉王诜之第,王诜曾邀同苏轼、苏辙、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肇、李之仪、李公麟、晁补之、张耒、秦观、刘泾、陈景元、王钦臣、郑嘉会、圆通大师(日本渡宋僧大江定基)十六人游园,后世工匠多以此为题材竣刻在不同的材质上,与晋代王羲之“兰亭集会”有异曲同工之处,作品构思巧妙,场景布置合宜,人物刻画神采熠熠,仿若山水诗意,据宋·米芾《西园雅集图记》载,“泉石云物,草木花竹,皆妙绝动人……”米芾则以文字形式将人物姓名、衣冠、坐卧神态及周围清幽旷远的环境一一记录下来,以备后人追随。北宋的画家李公麟将此景以手卷的形式表现出来,此后“西园雅集”便成为后世画家们竞相效仿的题材,清代画僧石涛都曾以此为题材绘西园雅集图,米芾的文章也成为对其最准确生动的注释。画面中间持笔而书的为东坡先生,其余文士分为六个场景表现,有禅释客坐的,有苍崖提诗的,有尚古赏画的,还有抱琴闲奏的,琴书雅趣悠哉,绝胜七贤六逸,云山水竹之间,散发着墨香。用《竹人录》“峰峦重叠,林木幽深”来描述此件作品非常恰当,作品从山石,树木,与人物的雕刻技法处理上,可以看出比较典型的清代中期的竹雕作风,章法布局上,疏密有致,繁而不乱,山石采用“斧披皴”和“云头皴”等山水画皴法来表现,蕉叶,松针,竹叶,在仿效李公麟绘画方法的同时,结合了浅雕的技法,使得枝叶更具立体感。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更强调神韵,灵透,笔筒的整体画意风格上多承接了山水画布局的影响,山石的组合,峭峰之上不见其顶,给人以山外有山的感觉,笔筒口沿部分采用阴刻技法绘云霭,简单的线条,再现了艺人在 运刀时都能和运笔一样得心应手。飘逸流动,或道劲有力,作品的底部用了四个小矮足,这也是乾隆时期常见的表现形式.明清两代的竹刻艺人虽为工匠,但其艺术传承深受文人画的影响,文人画是当时社会精神人格的重要组成。能书画,更精通雕镂技艺,"以物咏志"这是竹刻艺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,笔筒这种载体更是赋予他们更多的创造激情。书画艺术也为竹雕创作提供了无尽的图式和造型来源。因大部分竹刻艺人都集中在江苏嘉定和金陵一带,根据雕刻技法和风格特征大体上划分为“嘉定”“金陵”两派,其他还有徽派,浙派等,嘉定派竹雕到了清代康雍乾嘉时期(1662—1820),已达到了顶峰,阴刻,与浅浮雕成为时尚,此件作品汲取了“嘉定”派竹刻的精髓,技法上运用的得心应手,上海博物馆藏清中期马国贞竹雕“兰亭高会图”笔筒作风上于其非常相似。

清初 竹雕二乔读书图笔筒 高15厘米

笔筒直口,外壁微撇,取高浮雕技法,雕刻三国时期东吴乔玄的两个女儿大乔、小乔咏赏曹子建的《铜雀台赋》的画面。图中刻两窈窕淑女,凤眼小口,秀美娇小,一女坐于榻前秀凳上,食指指点诗卷,一女斜卧综榻之上,右手持纨扇,睇视书卷,两位才女像是在娓娓而谈。笔筒的另一面行书阴刻“蘭兮蕙兮,凌凌凭几。同披墳典,收放参微”。以二乔并读为题材的竹刻作品,传世中最为著名的当为上海博物馆珍藏的清吴之璠《竹雕二乔并读笔筒》。吴氏作品在表现主题,刻画人物方面相当成功,有其特殊的表现语言,这也是其经典的魅力所在。此件作品从器型上、人物的开相上都和吴氏作品有着同工之处,虽未落款,但也相去不远也。

清中期 王梅鄰刻爱莲说笔筒 高11.7厘米

笔筒依竹节随形而制,整器造型通直修长,轻灵透气。外壁包浆莹润光泽,亮洁红润,呈枣红色,予人呈现灵秀隽丽同时又不失典雅沉郁之感。筒身壁面不着花纹修饰,而通体以行楷雕刻北宋理学大家周敦颐名篇《爱莲说》词句,落款梅鄰散人。其上雕刻运刀如笔,精致细腻,书法恬静秀整,自然洒脱,一气呵成而无凝滞之感,借助题字寓文人情怀于工艺器具之中,而毫无工匠之气,实属难得,堪称佳品。王梅鄰,又名王恒,字筠榖、茂林,清乾隆、嘉庆年间上海嘉定人,其族世代为嘉定竹刻名家,曾祖王谓詔得吴之璠真传,梅鄰自幼师承家学,善刻花卉、书法、山水、人物,尤其以刻小楷著称。此件作品选材精良,刻工精湛,实为文房上品。

清中期 松涛山人 竹雕山村归客图笔筒 高14.6厘米

竹刻创作题材,各发展阶段是有不同的。常见的创作来源在三个方面:一个是传统戏曲表现的民间故事,如《蟠桃会》、《八仙会》、《西厢记》等;一个是古代历史事件,通常表现文采风流的,如“竹林七贤”、“西园雅集”等;另一个则是文人雅士笔下反映的闲情野趣,如此件作品表现的“山村归客图”景象。笔筒取优质竹材,以浅浮雕为主兼施阴刻法,刻画了一幅古代山村晚归的景象。画面之中一头戴冠巾的长者旅途归来,三个童子一个拴驴、一个携琴、另一个挑着行李,邻里三老隔篱相望,家人欲出门相迎,远处一老翁推车,车上载酒,老翁头带斗笠,面带微笑,似在吟唱小曲。整幅作品构图严谨,景物安排得体,错落有致,人物处理极富生活气息。阴刻行楷题款:“丁卯小春月,仿唐解元笔意。松涛山人。”作品从技法、山石、树木与人物的处理上都显示出典型的清代嘉庆、道光时期嘉定派竹刻风格及阶段性特征。松涛山人为清中期嘉定竹刻重要竹人,丁卯年为嘉庆十二年(1807),小春月乃指旧时农历十月。

徐悲鸿八骏图原图

沉香手串为什么不能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