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青,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筠,作为雕刻图纹;然后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,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地。故名“留青竹刻”。因留青,是留其表皮一层,所以又名“皮雕”。
竹材选用深山冬竹,经防霉防蛀工艺处理,成品底面光润。竹筠洁如玉,竹肌有丝纹。竹筠色浅,年久呈微黄;竹肌年愈久,色愈深,色如琥珀。留青竹刻,宜充分利用这种质地和色泽变化差异,采取青筠全留、多留、少留或不留,分出层次,形成色彩从深到浅,自然退晕效果。明晦浓淡,因景而施。
竹刻留青之法,至明末张希黄时已大备。李葆恂《旧学庵笔记》载张希黄竹刻山水臂搁事,“凡云气,夕阳、炊烟,皆就竹皮之色为之。妙造自然,不类刻画”。道出希黄运用竹筠之妙。留青竹刻产品有臂搁、书镇、笔筒、台屏和案头小品等。为历代名人雅士所喜爱、珍藏。
我国的留青竹刻工艺、技艺起源于唐代,而与书画艺术结缘,则始于明代常州府的张希黄和清代周之礼。常州留青竹刻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,并早已取得卓越的成就。国家出版的史料专著上称:“清末,江苏常州的留青竹刻独占鳌头”。
近现代常州留青竹刻更是人才辈出。涌现了以徐素白、白士风为代表的两大流派群体。 著名艺术鉴赏家王世襄在其编著的《竹刻》一书中介绍了全国五位顶尖竹刻家,常州就占了四位。目前,常州留青竹刻主要分布在常州市天宁、钟楼、武进等区。
最初只是平面雕刻,将图文部分留下,其余部分刮掉,虽然竹皮留去分明,但所刻的纹饰,也只是进行阳文或阴文雕刻,只有花纹的变化,而没有雕刻技法的变化。到了明代,竹青雕刻技法更加完善、纯熟,雕刻时,雕刻大师们通过对竹皮的全留、多留、少留,可以雕刻出深、浅、浓、淡的变化,犹如在纸上作画,有水墨之分五色的韵味;以明末竹刻家张希黄为代表,在唐代留青刻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,他利用竹筠、竹肌质地色泽的差异,以竹的外皮(即青皮)刻图纹,将剔除青皮后的竹肌做底,首创出阳文浅浮雕的留青技法。
这一时期,许多竹刻名家都兼精书画,他们从书画艺术中汲取养分,以充实竹刻艺术,无论题材、技法,都与书画艺术紧密结合。而以竹的青皮作为图纸的雕刻绘制法,与绘画的笔墨神韵更加贴近。但到了清末,竹刻工艺日趋衰退,留青名家不多,佳作也较罕见。 20世纪中期,留青艺术家大多聚居上海,如江苏武进的徐素白、苏州的支慈庵以及无锡的张韧之等。他们在继承明、清名家的基础上,有了较大的发展。
历史上,常州地区留青竹刻大家首推明末的张希黄,其次为晚清的常州人周之礼。近现代,常州地区出现了以徐素白、白士风为代表的两大艺术流派群体及房氏家族传承群体。
常州留青竹刻代表作品主要有明代张希黄的《楼阁山水笔筒》,现代的《刻江寒汀画月季草虫笔筒》、《海棠画眉臂搁》、《山水横件》、《花鸟》、《竹林雉鸡臂搁》、《仕女图》、《孙子十二篇》、《云海松涛》、《草虫葡萄黄件》、《秋之歌》、《拉萨舞步》、《松鹰》、《寿星图》、《雄姿》、《观沧海》、《敦煌飞天》、《红楼十二钗》、《神龟寿》等。
文化传承不是一个人的苦行,道路虽然幽远曲折,但我们一直在前行......
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
让折扇成为我们的“文化”
而不是博物馆里面的“文物”
如果您对公众号“文玩折扇”有好的建议和意见,请加微信号448199886,感谢您的支持!